
山建院系巡展|明德象贤,学贯东西——山东建
学院概况
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山东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基础部外语教研室,1999年2月成立外语教学部,后更名为外语系,2006年4月正式成立外国语学院。学院于2000年开设英语本科专业,2004年设立德语本科专业, 2017年新增校企合作办学英语(跨境电商方向),2018年新增校企合作办学英语(翻译与本地化方向),2020年新增校企合作德语(跨境电商方向),2014年7月获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分为英语笔译与英语口译方向,2017年增设德语笔译方向。
外国语学院教学基础设施完备,教学、实验、办公用房面积4000多平方米,共有视听室、语音室16个。学院建立了先进的同声传译室,为学院翻译硕士及翻译与本地化方向学生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学院资料室165平方米,院存图书资料8000余册,影音资料2200盘,订阅外文期刊85种,外文报纸7种。学院将校园英语教学调频电台、卫星电视节目接收系统与大学英语教学局域网联为一体,构成学校外语教学设备支撑体系,为同学们自主学习外语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科专业优势
外国语学院是学校重点发展的文科学院,现有英语和德语两个本科专业,一个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其中,英语专业为山东建筑大学“重点学科”与“名校工程建设项目”,现有3个培养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建筑英语特色)、跨境电商(校企合作)和翻译与本地化(校企合作)。德语专业现有2个培养方向:经贸领域和跨境电商(校企合作)。翻译硕士学位点现有英语笔译、英语口译和德语笔译三个领域。
师资队伍
外国语学院拥有一支年轻化、国际化的高质量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16人,专职教师10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4人,博士24人,在读博士15人。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40余名教师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现聘有英语与德语外籍教师8名。

英语专业青年教师张子轩担任中巴经济走廊联委会会议口译员
教学科研成果
外国语学院拥有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一支,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2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4项,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0余项,获山东省人文社科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4项及其他厅局级成果奖多项。近几年来,出版学术专著、译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高水平SSCI期刊论文2篇、CSSCI期刊论文20余篇。
学院教学取得一定成效,现有省一流课程1门,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主持省级教改项目6项,2021年获批济南市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工程项目1项,学院教师教学比赛成绩显著,先后获山东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2018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复赛冠军、全国总决赛第八名,2019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半决赛特等奖、全国总决赛季军,第九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山东赛区特等奖、全国总决赛第八名,第十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山东赛区特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人才培养
培养具有高质量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外国语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本科生949人。其中,本科生826人,研究生123人。近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成绩突出:2021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25%,毕业生综合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获得2018年“创青春”浙大双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铜奖、山东省金奖;获得2017年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018年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2019年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获得2019年第十六届“挑战杯?鲁南制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两项;获得2020年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银奖。另外,外院学子在“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重大比赛中历年来均保持优异成绩。

校企合作培养实用性人才
外国语学院依托山东建筑大学建筑与土木学科优势,以夯实学生专业基础为起点,打造建筑英语和经贸德语特色,采取校企合作、中外合作和辅修第二专业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就业广开渠道。学院与山东智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济南译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双泽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青建国际集团、译国译民有限公司、莱博智亿帆环球科技(济南)有限公司、北京凤凰壹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实行校企合作或“订单式”培养,真正实现了专业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顺利对接。